陈文洋当时在这台电脑上发现“遗书”
“我认为在这世上的最后一小时拿来写遗书,是我人生浪费的时间中最浪费的一次……原谅我的懦弱、胆怯、害羞……愿来生,更灿烂。”9月19日晚,四川农业大学校园里的一家打印店的电脑桌面上,惊现一封“遗书”。
这封“最后一小时遗书”的打印时间是3个多小时前,但究竟是谁写?他(她)是不是真的想不开了?打印店员工吓出了一身冷汗,赶紧报告学校保卫处。时间即是生命,一场学校多部门联动的排查寻人行动在全校庚即展开。
1个多小时后,“遗书”作者终于被找到——该校一名大三女生,所谓“遗书”只是影视课上老师布置的在剧场表演的一道作业题。尽管虚惊一场,但在学校保卫部门看来,这却是学生无意出的一道生命实战演练题,“我们经受住了考验。”
校园打印店电脑里 惊现一封“遗书”
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一栋宿舍楼下,陈文洋帮人打理着一家名叫“有个图文”的打印复印店。平时来打印复印的学生很多,经常忙不过来,他还请了几个同学做兼职。店里摆了七台电脑,实在搞不赢时,学生经常自助打印材料。
9月19日晚10点左右,陈文洋正准备将小店打烊,突然有兼职的同学发现其中一台电脑桌面上留着一封“遗书”。 “什么?遗书?”陈文洋吓出了一身冷汗,赶紧凑到电脑前看。
这是一个Word文档,没有标题,“遗书”第一段写着:“我认为在这世上的最后一小时拿来写遗书,是我人生浪费的时间中最浪费的一次。因为我这么年轻,没有子女,没有财产,只有赤条条的自己,实在没什么可写的。”
“在最后一小时,我只想见见他们。亲爱的家人,请你们原谅我的任性……亲爱的朋友们,原谅我的自私……还有我,原谅我的懦弱、胆怯、害羞,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没有去做,许多美丽的地方没有去看,许多大胆的事情没有去做,遗留许多许多遗憾……”
这封“遗书”的结尾简明扼要:“愿来生,更灿烂。”没有落款。看完一遍,陈文洋的心揪紧了。“我也是川农大的毕业生,不知道这‘遗书’是哪位师弟(师妹)写的?他(她)是不是真的想不开了?”陈文洋赶紧拨打了平时就熟记在心的校园110电话。
谁的“遗书”? 全校连夜紧急排查寻人
“校园打印店惊现‘遗书’!”当学校保卫处保卫一科副科长曾令远接到值班人员的报告时,也大吃了一惊,刚给学生开完班会回家的他迅速赶往事发打印店,同时向保卫处领导和学校相关部门汇报情况。
当曾令远赶到时,陈文洋已经查看了“最后一小时遗书”的打印时间是当晚6点48分,时间已经过去了3个多小时,不知道写“遗书”的学生到底怎么样了?打印室里的气氛十分凝重。“快点调监控!”监控记录显示,当时操作那台电脑的只有一名女生。
曾令远翻拍了监控中女生的照片,安排一组保安拿着照片去附近的几栋宿舍楼挨着向宿管员辨认,另一组保安去校园里的楼顶、河边以及僻静处巡查。与此同时,曾令远将照片发到了学校政工群和心理健康教育群,请各学院的老师进行协助查找和辨认。
很快,有一位心理咨询老师反馈,照片上的女生与之前做过心理咨询的一位女生相像。“会不会就是她?”曾令远心里一紧。不过,最终经过视频辨认,排除了那位女生。
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学校多部门参与的大排查仍在紧张进行。突然,又有老师得知一条消息:距离学校约三四公里外的彩虹桥,有人跳河轻生!曾令远赶紧与辖区派出所联系,进一步确认跳河轻生者系一名男性(性命无碍),不是川农大的学生,他松了一口气。
虚惊一场
“遗书”是影视课作业
当晚11点,曾令远再次回到打印店,希望寻找到新的线索。此时,有一位在打印店兼职的学生提到,有可能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作业。
“真的只是作业吗?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打印?没见其他人打印呢?”曾令远不敢掉以轻心。不过,在前期排查无果的情况下,他们只好将排查范围先集中在该专业的学生。11点34分,消息传来,这确实是该专业影视课老师崔久成布置的“作业”。
看到曾令远发来的“遗书”照片,崔久成十分肯定地说,“这是他学生的‘作业’,写得实在太伤了,印象非常深刻。”原来,大概一周前,崔久成给学生布置了两道作业,一是表演与父母分别是场景,二是如果你在这世界上只剩最后一小时,你想说些什么?
据崔久成介绍,交作业是在学校的小剧场,不少学生选择了第二道题,大多是手写的,背下了台词,只有一位女同学吴晓(化名)是打印的。直到接到保卫处的电话,他才知道吴晓留在打印店电脑上的“遗书”,惹出了风波。
找到学生
没想到“遗书”作业闹出大动静
虽然确认“遗书”只是作业,但是吴晓同学真的安全吗?崔久成赶紧给吴晓打电话,着急地问她“是不是人在保卫处?”话音未落,吴晓就挂断了电话。不过,崔久成从其他同学处证实,吴晓人在宿舍,是安全的。至此,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
“真的非常不好意思,给大家添了麻烦。”9月21日,吴晓在电话中抱歉地说,她没保存崔老师电话号码,当时以为是诈骗电话,就直接挂断并关机休息了,直到第二天才知道自己的“遗书”作业闹出了这么大动静,“不过,我觉得打印店的人和学校老师都挺有责任心的,谢谢他们!”
在四川农业大学保卫处副处长赵桁看来,虽然这只是一场“乌龙”,但却是学生无意间给学校保卫部门出的一道实战演练题,学校平时就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,这次我们经受住了考验,不过也有不少值得总结的地方,还可以更迅速、做得更好。 (成都商报记者 顾爱刚 摄影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