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首页 >> 安全教育 >>
2025年电信网络诈骗大学生十大常见案例
作者:  日期:2025-10-14 审稿人: 来源:  点击:

敲响警钟!开学季来临,骗子们“蠢蠢欲动”,犯罪分子绞尽脑汁,诈骗伎俩层出不穷,尤其大学生们社会阅历不够丰富,防范意识较为薄弱,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骗局中,但不要怕,请仔细看完这份开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指南。

刷单返利诈骗(最为常见)

案例描述:

大学生小张在微信群看到一则“动动手指、日赚百元”的招聘广告。添加客服后,对方发来一个购物链接,要求他先垫付资金购买商品,承诺成功后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。前两单小额任务,对方确实很快返款,小张赚了20元。第三单任务金额变大,对方要求连续刷满三单才能一并返款。小张支付了数千元后,对方以“操作超时”、“系统卡单”为由,要求他继续转账才能解冻,最终小张被骗走一个月的生活费。

虚假购物/服务诈骗(二手交易、演唱会门票)

案例描述:

小李想买一部二手iPhone,在某二手平台上看到一个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。卖家要求绕过平台交易,添加QQ私下转账可以“再便宜点”。小李心动,通过QQ转账后,卖家先是拖延发货,随后将其拉黑。小李钱货两空,也无法通过平台维权。

骗术核心:以超低价、紧俏商品为诱饵,诱导脱离正规交易平台进行支付。

防范提示:一定要在官方平台进行交易,绝不脱离平台私下转账或点击陌生链接付款。

冒充客服退款诈骗

案例描述:

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“某电商平台客服”的电话,称其购买的化妆品存在质量问题,需要召回并办理退款。对方准确说出了小王的订单信息,取得了她的信任。“客服”引导小王点击一个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,以“验证身份”为由索要了短信验证码。随后,小王银行卡内的钱被全部转走。

骗术核心:非法获取用户订单信息,冒充官方客服,以退款、理赔为名窃取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。

防范提示:官方客服不会主动要求用户点击链接、提供密码和验证码。任何退款操作应在原购物平台进行。

虚假校园贷/注销校园贷诈

     案例描述:

(虚假贷款):小赵急需用钱,在网上看到一个“无抵押、低利息、放款快”的贷款APP。申请后,平台以“银行卡号填写错误,资金被冻结”为由,要求他先支付“解冻费”才能放款。支付后,对方又要求支付“保证金”,小赵才意识到被骗。

(注销账户):小刘接到电话,对方自称是“某金融平台客服”,说其在校期间注册过校园贷账户,根据国家政策需要立即注销,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。对方引导小刘在各种网贷平台借款,并将贷出的钱转到所谓的“清算账户”进行“资金流水验证”,承诺操作完成后会一并注销和清零,实则将钱骗走。

骗术核心:利用受害人借贷需求或对个人征信的担忧,诱骗其向指定账户转账。

防范提示:正规贷款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!个人征信无法人为随意修改或注销,凡是要求“注销校园贷账户”的都是诈骗。

冒充熟人(好友、老师)诈骗

    案例描述:

小周收到好友的QQ消息,称朋友受伤急需用钱做手术,但微信被限制无法支付,请求小周先帮忙转账到指定银行卡,并发来一张“已向小周银行卡转账”的PS截图。小周见是好友,又看到截图便信以为真,未经电话核实就将钱转出,事后才发现好友账号被盗。

骗术核心:盗取社交账号,冒充熟人以“紧急情况”为由利用同情心实施诈骗。

防范提示:凡是涉及转账,必须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与本人核实确认!

网络游戏交易诈骗(买卖账号、游戏币)

案例描述:

小陈想出售自己的高等级游戏账号,在某论坛发布信息后,有买家联系他。双方商定价格后,买家发来一个虚假的“交易平台”链接。小陈在上面操作“提现”时,平台显示“银行卡信息有误,账户被冻结”,需充值“解冻金”。小陈充值后,平台和买家一同消失。

骗术核心:伪造虚假交易平台,以各种理由要求卖家或买家支付额外费用。

防范提 游戏账号、装备交易务必选择官方认证或信誉极高的第三方平台。

兼职/实习陷阱(押金、培训费)

    案例描述:

小孙想找一份兼职,面试了一家公司。对方声称工作简单、待遇优厚,但上岗前需先缴纳数百元的“服装押金”和“培训费”,并承诺工作结束后退还。小孙交钱后,被分配到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,或者公司直接人去楼空。

骗术核心:以提供工作机会为名,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。

防范提示:正规用人单位不会在入职前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!要交钱的兼职都是骗局。

冒充公检法诈骗

    案例描述:

小周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市刑侦大队的电话,称其名下手机号发布涉及非法交易谣言,随后电话被转接至“公安局”。“警官”通过QQ发来“逮捕令”,称小钱涉嫌一桩重大洗钱案,要求其将全部资金转入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以证清白,并威胁其必须保密,否则立即逮捕。小钱在恐惧下听从指示,被骗走全部存款。

骗术核心:利用伪造的通缉令和受害人的恐惧心理,操控其进行转账。

防范提示: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、QQ办案,更没有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!接到此类电话立即挂断并拨打110核实。

情感诈骗(“杀猪盘”)

    案例描述:

小吴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一位“成功人士”,对方对她嘘寒问暖,迅速确立网恋关系。获取信任后,对方声称发现某投资平台的漏洞,可以带她赚钱。小吴在小额投入并获得收益后,逐渐加大投资力度,最后当她想提现时,发现平台无法登录,“恋人”也消失不见。

骗术核心:放长线“养猪”,先谈感情,再引投资,最后“杀猪”卷款跑路。

防范提示:网络交友需谨慎,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投资理财建议,尤其是系统有漏洞、有内幕消息等说辞。

奖学金/助学金诈骗

    案例描述:

新生小林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“教育局工作人员”,告知其有一笔助学金可以领取,需提供一个银行卡号并到ATM机操作“激活”账户。小林按照对方指示操作,实际上进入了英文界面的转账流程,将自己卡里的钱转给了骗子。

骗术核心:冒充教育部门或学校工作人员,以发放奖学金、助学金为名,诱骗学生进行转账操作。

防范提示:奖助学金政策请务必通过学校官方渠道(如辅导员、学校官网)核实,绝不会要求学生到ATM机操作。

热点新闻:



[ 打印本文 ]  [ 关闭本页 ]  [ 返回页首 ]